English用户登录

本馆概况

 
关于我们 < 本馆概况

       深圳市金石艺术博物馆位于深圳市罗湖区梧桐山苗圃总场24号(望桐新路1号),成立于2016年9月,是一家向公众免费开放的非营利文化公益机构。博物馆秉持创办人“流传有序,可以从此器此物起步;薪火相传,可以从此时此刻开始”的办馆理念,致力于中国古代石刻文化遗产的专题收藏、研究、保护、展览和社会教育。2024年8月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一、馆藏文物

目前备案藏品共407件(套)。珍贵文物共27件(套)。其中,一级文物19件(套)、二级文物4件(套)、三级文物4件(套)。

二、展览陈列

基本陈列“语石:古代中国石刻艺术”,展览通过建筑石刻,陵墓石刻,石刻与文字,石刻材料、技法与工具、工序四个部分,共106件展品,力图勾勒出古代中国石刻艺术的主要脉络。

博物馆历年推出的“永远的北朝:北朝石刻精品展”(2011·深圳)、“翟门生的世界:丝绸之路上的使者”(2018·深圳)、“不朽不灭:文物中的儒释道”(2020·深圳)、“美的历程:全国高校博物馆、美术馆巡回展”(2022·广州)、“草木语:中古画像中的植物世界”(2024·深圳)等原创展览,受到观众欢迎。举办“连接文明·中亚”(2022·日本)“永远的北朝:从董黯到燃灯佛”(2025·日本)出境展览。这些展览累计受众超过260万人次。

三、社会教育活动

博物馆围绕“馆校共建”、“馆街共建”、“馆企共建”、“金石观展”、“金石讲堂”、“无界沙龙”,“馆际交流”、“展览配套活动”八个系列活动品牌,开馆至今开展社会教育活动140余场,受众人数超12万人次。

四、学术研究

出版《永远的北朝:深圳博物馆北朝石刻艺术展》(文物出版社,2016年出版)、《翟门生的世界:丝绸之路上的使者》(文物出版社,2022年出版)等重要学术研究著作。其中,《永远的北朝:深圳博物馆北朝石刻艺术展》入选“2017年度中文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排行榜”第4名。

五、公益基金

发起成立深圳市慈善会·文物保护公益基金,是全国慈善系统第一家专注于文物保护和博物馆事业的公益基金。累计资助项目10个,资助金额达409.5万。

六、博物馆荣誉

2019年荣获“广东省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团体”;

2023年荣获“广东省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2024年荣获“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公益慈善专项奖。

 

【博物馆成立前后大事记】

2006年6月,创办人吴强华先生在接受凤凰卫视专访时发愿:“愿为中国古代石刻保护尽绵薄之力,希望能在深圳建立一座展陈中国古代石刻的专题博物馆”。

2008年6月,在深圳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石刻艺术”展览。

2010年6月,王晓君理事主持博物馆建设。

2011年5月,举办“永远的北朝:北朝石刻艺术”展览。

2015年7月,聘任原深圳博物馆馆长杨耀林出任首任馆长,主持备案登记工作。

2016年8月,《永远的北朝:深圳博物馆北朝石刻艺术展》出版。

2016年9月,深圳市民政局正式颁发登记证书。10月1日,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2018年5月和11月,先后举办“翟门生的世界:丝绸之路上的使者”、“翟门生的世界——石刻上的南北朝”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9年3月,发起成立深圳市慈善会·文物保护公益基金。

2019年5月,参加湖南省博物馆“根·魂:中华文明物语”展。

2019年5月,荣获广东省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团体奖。

2019年9月,参加苏州博物馆“画屏:传统与未来”展览。

2020年12月,举办“不朽不灭:中国文物中的儒释道”展览。

2020年12月,评定为第四批国家三级博物馆。

2021年5月,评为深圳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石传拓技艺(深圳)”项目保护单位。

2021年9月,评为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标准基地)。

2022年1月,评为深圳市AAAA级社会组织。

2022年8月,《翟门生的世界:丝绸之路上的使者》出版。

2022年9月,赴日本与美秀博物馆联合举办“连结文明·中亚”暨日本美秀博物馆建馆25周年纪念特别展览。

2022年12月,评为广东博物馆馆校合作教育基地。

2023年5月,荣获2023年广东省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2024年5月,举办“草木语:中古画像中的植物世界”展览。

2024年5月,基本陈列“语石:古代中国石刻艺术”改陈开放。

2024年8月,评定为第五批国家二级博物馆。

2025年1月,被正式授予“罗湖区中小学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2025年7月,赴日本与美秀博物馆联合举办“永远的北朝:从董黯到燃灯佛”展览。

auto_1866.jpg


深圳市金石艺术博物馆登记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