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用户登录

典藏信息

 

典藏信息 >馆藏撷英(367件) >“卧云书院”石匾

“卧云书院”石匾

藏品信息

    年代:元代

    尺寸:140*13*43cm

    材质:青石

藏品简介

[卧]

汉语之美,就在于每一个汉字本身,几乎就是一部隐秘的历史图像。比如这个“卧”字,它是一个典型的会意字,拆开来若是“臣”和“人”两个字。“臣”和“人”的意义也是清晰的,两个名词合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个动词。这种从名词到动词的转换,在汉字组合中,是相当有趣味的一个现象。“臣”字的形成历史颇为久远,在殷商的甲骨文中就基本定型了。它最初的意义是指人的眼睛,而且是竖着的带有某种警惕性的眼睛。这个字在甲骨文中有诸种变体,但无论哪一种变体,有两个特征始终保留着:竖眼和夸张的眼珠。为什么会如此呢?瑞典学者Cecilia Lindqvist在《汉字王国》中给出了下面的解释:农业收入在整个中国的历史上一直是构成国家和民众收入的主要部分。在最初的几个朝代,帝王直接控制生产,他派官员去亲自监督田野上的劳动。“臣”字就表现了一只监视人的大眼睛,一位大臣也要对帝王俯首帖耳,是他的仆人。“一只低垂的眼睛”,犹如高本汉所说,"眼是一个俯首帖耳的人的形象”。他的话让我们想起拉丁文的“臣"(部长)字也是“仆人”的意思。

当“臣”和“人”组合在一起时,其本义就变成:人伏在几案上休息,眼睛呈竖立形。这个时候,眼睛的警惕色彩已经淡化,仅仅表达伏案休息,没有合上眼睛入睡,所谓卧而不眠。因此《孟子》才说: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清代朴学家焦循对此解释说:卧与寝异,寝于床,卧于几,统言之则不别。实际上卧所呈现的是一种比较舒适的、闲适的动作,正如唐人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中所说:弛然而卧。为了配这种姿态,还专门出现了一种名为卧榻的家具。在诗人的眼中,卧姿更含蕴着一种超然的、纯朴的意趣:儿童可以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爱国者则寂然卧听风吹雨(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云]

字面意义上的“云”,从古至今均未发生变化,它就是一种天象。但是云在中国文化中的角色,并不因为它的缥缈而缺少分量。在远古部落所崇拜的图腾谱系中,大多以动植物(实有的或虚构的)或日月星辰为主,很少有以云为图腾的。但是有史实证明:黄帝部落就可能曾经以云为其图腾。《左传》昭公十七年:“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服虔对此解释说:“黄帝受命得景云之瑞,故以云纪事,以云命官。概春官为青云氏,夏官为缙云氏,秋官为白云氏,冬官为黄云氏。”黄帝部落对云图腾的崇拜,我们在《山海经》中也找到了踪影:昆仑山“其中多白玉,是生玉窃,其源沸沸扬扬。黄帝是食是飨”。这儿的玉膏也就是白云。有学者从字源角度分析说,轩辕本字可能是“玄云”。这样看来,早在传说中的史前部落时代,云就以其神奇的形象刻印进了炎黄的意识中。在有文字纪录的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已有关于祭云的描述,其所采用的祭仪规格,同祭上帝的“尞”相同。于此,云实已取得神格的地位,所谓“云者,天地之本也"(《河图地运记》)。在儒学经典《易传》中亦有关千云的神性表述:“天地絪氳,万物化醇。”正如段玉裁所指出的那样:“絪氲”是“云”字的合读,合二字为双声叠韵(《说文解字注》)。至《易经》中之“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则以云和雨为象征,描绘了一种万物交会的关系,这个含义直接导致楚辞中“巫山云雨”的出现。

在一首远古遗留下来的残篇歌谣《卿云歌》中,我们的祖先用最摧璨的词语歌唱着天空中的云,这首古歌的历史有可能比《诗经》更为古老:

卿云烂兮,纠缦缦兮。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先人们在赞美云彩的同时,也展示了对自然规律的朴素的认知智慧。到了《诗经》的时代,云则成为人们对各种美丽丰饶之物的象喻:美人的头发(《鄘风•君子偕老》)或众多的美人(《郑风•出其东门》)等。《诗经》中还有一些与云相关的隐语,闻一多先生在《诗经研究.说鱼》中说:“西洋人所谓意象、象征,都是同类的东西,而用中国术语来说,实在都是隐。”《诗经》中有《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天步艰难,之子不犹。”在此时,云与生命或爱情巳紧紧关联在一起了。又由于云的飞翔姿态,在很多时候,它也是与神灵沟通的载体,在道家眼中,云有时就是可以抵达上天的一种交通工具。

云在魏晋时期,人们更多地取意其自由无拘的象征,田园诗人陶渊明把云的诗意率先推向极致:“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兮辞》)到了唐代,云常常与高士或隐士朕系在一起,比较著名的是王维的《终南别业》、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还有刘眘虚的《阙题》;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

松下问 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一贾岛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刘眘虚

 

[卧云]

卧云,仅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卧游于云烟之间。卧云表达的是一种生活状态。大约到了唐代,卧云的词义基本上固定下来"卧云几乎就是隐居的同义词。唐白居易在《酬元郎中书怀见赠》中写道:“终身拟作卧云伴,逐月须收烧药钱。”另一位唐代诗人方干也在《寄李频及第》中说:"弟子巳攀桂,先生犹卧云。”前蜀韦庄《和陆谏议将赴阙怀阳羡山居》:“道开烧药鼎,僧寄卧云衣。”大诗人李白也是热爱卧云生活的,比如他在写给前辈诗人孟浩然的诗作中就曾这样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李白在这里说的是“卧松云”,他还在别处说过“卧云松”的话(《望九华山赠韦青阳仲堪》)。两者都是一个意思,李白想要卧的云,是要有松林的云,那样的云更多一份超迈的气质。

宋代的文人有时干脆就把隐士或化外人(很多时候卧云人指的就是佛道高士)叫住卧云人。比如眉山的苏东坡先生,他在《赠清凉寺和长老》中写道:“代北初辞没马尘,江南见卧云人。”这儿的卧云入就是清凉寺的和长老。范成大写道:“半世轻随出岫云,如今归作卧云人。“诗人陆游也有这样的说法:”但恨平生闲不住,再来真作卧云人。”在《五灯会元》中,还有一则关于卧云的有趣对话,是在皇帝与僧人之间展开的:

一日,因僧朝见。

帝问:甚处来?

曰:庐山卧云庵。

帝曰:朕闻卧云深处不朝天,为甚到此?

僧无对。

卧云或隐居,其根本意义在于如陈寅恪所说: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至于是否真的身处云山尘外,在其次。还是陶渊明说得好:"间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卧云书院]

由于卧云的生活姿态比较隐逸,其精神取向更接近于佛道的退隐气质,而与儒家的积极进取的入世态度并不十分吻合,此以此命名的书院,在历史上极少出现。但世事无绝对,在中国古代众多的书院中,我们还是找到了卧云书院的影子。       卧云书院最早出现于元朝,其原址在何处巳无从考证,大致在江南一带。从生活于14世纪中叶的诗人陈方《孤篷倦客稿》中,我们找到了一丝线索,陈方写有一首名为《卧云书院》的诗:

春尽范公祠下路,山云漠漠水冷冷。

不知无数长松树,若个粮边有荻芩。

陈方是京口人,曾与元代大画家倪云林相唱和,陈方主要活动于长江下游的苏州一带。而诗中所提及的范公祠,应该是指的北宋政治家兼诗人范仲淹的祠堂,我们知道范仲淹的故乡就在苏州吴县,因此,元代的卧云书院,极有可能是在吴县一带,而且离范公祠不远。这个推论,我们在明代吴中四才子之一的祝枝山的《怀虽堂集》中找到了证据。祝枝山说在苏州古城西南的天平山,有一座由来已久的书院名叫卧云书院,范仲淹的后人范从规老先生经常去那儿,往返自得,范从规还因此得了一个别号:卧云族人。这样看来,卧云书院,与范仲淹一族,还有着不少瓜葛呢。范从规之所以取了这个别号,深究起来应该还有一个原因:他的祖先范仲淹就曾在诗作中数次提及卧云人(见范仲淹《访陕郊魏疏处士》)。

到了明代,根据《江西通志》卷二一的记载:江西乐安人时翀(号念宇)又修建了一座卧云书院,具体位置在乐安县招携乡。这个董念宇是董裕的儿子,进士,官至光禄寺丞,是一个从六品的小官吏。相比之下,念宇的父亲的名气要显达一些。董裕字惟益,号扩庵。乐安招携港田村人,官至刑部尚书。弱冠之年从学,深受近溪罗汝芳赞赏。著有《司寇文集》《六和游草》《扩庵吟草》《易经注释》等。董裕和汤显祖同为罗近溪的得意门生,生平交往甚笃,其与汤唱和的诗词,均载入《汤显祖文栠》。

关于卧云书院的踪迹,除了上述的文献记载之外,本人近年曾见到一块书有“卧云书院”四字的石匾,石匾为青石雕刻,长约四尺半、宽约一尺半,字体为双钩行书,笔力苍润,

 

初步判断是元明时代的石刻遗存。但它究竟是苏州的还是江西的卧云书院,则已无从确考。看似一件开苍的平凡的古旧石匾,细细梳理起来,却别有一番沧桑滋味。卧云之间,中国士人的生活理想,已远在云外。

 


分享到

相关藏品